小草研究
添加时间:增收不增利背后或与并购标的在业绩承诺期满后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密切相关。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至2014年,公司曾耗资32亿元相继将博杰广告等三家公司收入囊中。去年,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537.44万元,不及博杰广告2016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而当年,博杰广告的业绩完成率低至33.84%。
在这篇经典的论文中,罗默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概念来对持续的增长进行解释。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投入要素的规模报酬通常被假定为是递减的。例如,资本或劳动力投入越多,其在边际上的产出就会越低。这样的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过程最后只能导致人均产出的均衡,而不会出现持续增长。但如果有某个要素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它的积累将会导致持续增长的产生。那么,这样的投入要素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要素就是知识。从经济学角度看,知识是一种公共品(Public Good),是非竞争(Nonrivalry)、非排他的(Nonexcludability)——一个人使用知识,并不妨碍别人使用知识,同时每个人也无权排除他人使用和自己一样的知识。当这种要素被作为投入品用于生产时,它就会产生强大的正外部性,从而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出现。一旦有了规模报酬递增,持续的增长也就成为了可能。由于知识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可能会导致知识生产过低的次优结果。因此,从政策角度看就需要政府对科研、教育增加投入,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知识被生产出来。
在2017年的一篇论文中,经济学家埃里克•斯旺森(Eric Swanson)试图通过对量化宽松声明与前瞻性指引声明进行比较,来解读上述问题。结果,他发现前者对公司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比后者大得多,这表明量化宽松让市场相信,公司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也就是说,相比起揣测美联储日后的行动,其当前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更大。
一句话,我们有挑战,但我们更有机遇。当然,马云也不忘提醒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损人不利已,我们和气生财,最后的结果,是中美两国共同赚钱、赚大钱。所以,我们看到,马云和特朗普会谈后,长达一年时间里,特朗普都没敢发动贸易战,想来,他还一直在领会学习马云讲话的精神。
民警:出乎意料。。。二哈:我也没想到!至于成功了没,你们自己来感受下——讲真,本来控主以为二哈真要逆袭成功了,直到这一幕,哈哈哈哈原谅不厚道的笑了!二哈:要是你不逼我这一把。。。我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潜力!而能把一群看起来这么不靠谱,比起挑战更像是来春游的二哈。。。
太多人鼓吹“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了,但真正能像罗默那样,对真实世界进行深入思考的人,其实还很少!(来源于公众号:经济学原理)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